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 产品应用 » 正文

利用LinkIQ智能链路通对VLAN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来源: 福禄克公司 时间:2025-02-13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所有ICT业内人士都听说过局域网(LAN),而且可能知道局域网是一个由无数设备组成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Wi-Fi接入点、VoIP电话,监控摄像头等等。所有这些设备都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位置。


由于从技术层面上讲,虚拟局域网(VLAN)在物理角度上并不存在,其本质表现为物理上独立的局域网,并基于功能实现流量隔离,尤其对于只习惯于处理物理基础设施的安装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更令人困惑。


今天带你深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使用VLAN,以及其对电缆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有何影响。



VLAN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VLAN?


任何典型的LAN环境都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用途。有些设备应用是特有的:



而其他LAN设备功能可能是:



连接到LAN的所有设备和系统可以位于设施内的任何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设备都应能够相互通信,并具有相同的用途和权限。


如果LAN上的所有设备都能够相互通信、查看彼此的流量,以及访问相同的系统,则会产生潜在的内部安全问题,想象一下,销售部门内的任何人员都可以访问会计或人力资源系统。这也意味着所有设备都位于同一广播域中。这意味着,域内的所有设备都会接收广播流量,这是所有LAN发布和发现资源的固有能力。让所有设备都驻留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会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并使网络容易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漏洞的影响。


显然,将各种LAN设备和系统隔离到更小的网络中很有意义,这样可以防止上述问题,同时为不断出现新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数字世界提供更好的网络管理。虽然可以通过将LAN分解成更小的物理子网来实现隔离,但这需要多个交换机、路由器、接入点和基础设施,这种方法非常低效、难以管理,且成本高昂。


想想看:在电信机房中设置单独交换机,或在给定空间内为每个系统和功能配备多个Wi-Fi接入点,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如果设备或系统需要转移到一个全新空间,您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需要VLAN的原因所在。


总而言之,VLAN的目的以及我们需要VLAN的原因在于为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扩展性提供分隔,同时显著减少网络上的广播流量和拥塞。


VLAN是如何工作的?


VLAN通常建立在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但也可以在第3层网络层,以实现VLAN间路由(使流量从一个VLAN流向另一个VLAN)。当今的大多数交换机都支持VLAN,并且VLAN是通过交换机软件配置的,该软件允许网络管理员利用VLAN标签将特定的交换机端口分配给特定的VLAN。可以在特定交换机上建立的VLAN数量取决于交换机本身,但根据IEEE 802.1Q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帧VLAN标签,网络上第2层VLAN数量不能超过4,096个。本文中我们将不会对此进行详细介绍,但应指出的是,交换机端口可以配置为属于单个VLAN的接入端口,或配置为支持多个VLAN的中继端口。


VLAN可以根据接口、MAC地址、IP地址、协议或这几项的组合来进行分配。这样组织能够以最适合特定需求的方式进行配置,例如根据用户或业务功能进行配置。反过来,这也简化了网络管理、增强了灵活性,因为设备和系统可以在物理上位于任何地方,并且可以在设施内随意移动,同时保持位于同一VLAN内。由于只有同一VLAN内的设备和系统才能相互通信,因此提高了安全性。流量问题也得以改进,因为每个VLAN都有其各自的广播域——一个域内的设备发送的广播不会转发给另一个域内的设备。VLAN还支持可扩展性,随着网络的增长,可以创建更多的VLAN,从而增加域的数量,但可以保持较小的规模,以保持网络性能、防止拥塞。


总之,VLAN的工作原理是将特定的交换机端口分配给VLAN,利用支持VLAN的交换机上的交换机软件来完成配置。


如何对VLAN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关键词:LinkIQ智能链路通 VLAN    浏览量:301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技术方案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