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探索国产仪器仪表“后来居上”之道


  来源: 北京科协 时间:2024-12-19 编辑:清风
分享到:



12月6日,2024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第27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重要活动,大会以“聚焦产创协同、赋能强基韧链”为主题,吸引了高端仪器仪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就如何提升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链韧性,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构建企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创新发展生态,更好地释放创新能量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让机器像人一样可以“自愈”


高金吉在主旨报告《人工自愈拓展工自控到工健控创新新质生产力》中探讨了从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工自控)向工程健康控制系统(工健控)的演进,提出了“人工自愈”的概念,并展望了其在未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高金吉首先介绍了工自控系统,即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他解释说,工自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气手段,使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高效化和精确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自控系统已经实现对自身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主诊断,但维修管理仍需要依靠人工进行。


高金吉接着提到,德国罗尔夫·艾思曼教授曾将现代机电系统比作人的大脑、内脏、五官、四肢和躯体,这一类比得到了仿生学界的认可。然而,人体除了这些功能外,还具有“自愈”能力。由此,高金吉提出:机器的排故检修,能否不需要人去“治愈”,而能像人一样可以“自愈”呢?


针对这一问题,高金吉提出了“人工自愈”的概念,希望将这种人和动物特有的自愈机制赋予机器。他解释说,人工自愈和人工智能(AI)的共同之处是“人工”,都是由人赋予机器功能,但不同之处在于,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意识思维控制行为的模拟,而人工自愈是对人体无意识思维(不经过大脑)的自愈机制的模拟。


高金吉认为,机器故障从“治愈”到“自愈”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在未来,装备安全与自主健康会成为生产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会使机器更聪明,人工自愈可让机器更健康。


对于人工自愈与工程健康控制生态的构建,高金吉提出了以下建议:


1.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是人工自愈和工健控的基础。


2.发展工健控需要IT人员与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密切结合,工业智算、数据分析应与理论研究、模拟计算、实验研究相结合。


3.发展工健控系统要与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确保技术能够融入生产过程和装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形成产业链。


4.不应过度追求数字经济的比例增长,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实体经济应用和增长,要发挥IT企业和实体企业的积极性。


5.鼓励和支持自主原创,对于存在较大争议的项目要复议。


6.对一流学科的考核和排名中,既鼓励传统学科做大做强,也应支持特色交叉学科的发展。往往正是这些特色交叉学科能够萌生出科技的原始创新。


7.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原始科技创新的主体,有远见的学者应避免盲目跟风,要实实在在地为解决工程问题作出贡献。


8.要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自愈化基础上,从智能运维向自主健康方向大力发展工健控仪器仪表系统产业。


高金吉呼吁政府部门能够支持工业智算在工健控领域的发展,他相信,随着人工自愈科技的发展,人类将能够制造出一些具备自主健康维护能力的机器装备和制造系统,并有可能辅助增强人类的自愈和康复功能。人工自愈将赋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我们迈向机器自愈化的新时代。


航空电磁探索“地下世界”


林君在主旨报告《航空电磁探地仪器创新与应用》中,深入剖析了地球探测技术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展示了我国在航空电磁探地仪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林君首先强调了地球探测技术对于国家安全和资源勘探的重要性。他指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油气、矿产资源、煤和地下水等均源自地下,而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在这些资源的勘探和开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地球科学的认识也离不开地球探测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仪器仪表 产业链 创新发展    浏览量:210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