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章表示,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工业和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支持力度。
吴清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确保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在“两重”领域和产业薄弱环节下大功夫,大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着力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工业和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支持力度。针对我国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必须大力提升战略资源保障能力。资本市场将引导要素资源向这些领域聚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文章中强调“资本市场服务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方向,结合2025年政策落地情况,仪器仪表行业将迎来以下结构性机遇:
1. 融资便利化加速技术升级
IPO/再融资支持:注册制深化推动更多仪器仪表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如工业传感器、精密测量设备等高技术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专项债与绿色金融:环境监测、智能制造类企业可通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典型案例包括2024年某水质监测龙头成功发行10亿元碳中和债。
2. 产业链整合与国产替代提速
并购重组激励:政策鼓励跨区域并购,2024年行业集中度提升至35%(较2023年+8%),高端光谱仪、分析仪器领域出现多家百亿级龙头企业。
国产化率目标:关键工业仪表国产化率从2023年42%提升至2025年60%,政策倾斜下替代进口红利释放。
3. 新兴需求驱动市场扩容
智能制造场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工厂建设催生智能传感器需求,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CAGR 15%)。
碳中和监测:环保政策加码推动气体/水质监测仪器需求,2025年环境监测仪器采购预算同比+22%。
4. 研发税收优惠与产学研联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200%(2024年新政),典型企业如某工业自动化仪表公司年度减税超5000万元。
产学研平台建设:2024年新增3个国家级仪器仪表创新中心,推动MEMS传感器、量子计量技术商业化。
以下是全文
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
吴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指明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根本遵循。中国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责任担当,着力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更好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一、深刻认识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紧迫使命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事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