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信部等七部委《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仪器仪表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高端、精密、智能为发展方向,推动我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1650”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建设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仪器仪表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左右,产业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育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1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10个左右仪器仪表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深化仪器仪表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高端装备、半导体、新材料、高端纺织、生物医药等“1650”产业体系的应用,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应用体系,成为全国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高地。
到2030年,全省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产品精度、效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部分标志性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领域高端仪器仪表“卡脖子”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需求,围绕科学仪器、工业仪器、专用仪器三大领域,聚焦仪器仪表产业短板,引导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企业与整机企业有机结合,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在质谱光谱色谱分析测试仪器、工业CT与X射线检测设备、电子电工测量仪器、机器视觉检测仪器、精密光学仪器、量子精密测量仪器、试验机等细分领域,重点突破材料力学性能、存储模块、核心传感器、电子通信测量、数据采集分析、微型化与集成化应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二)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中试验证平台、检验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载体,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对比测试评价平台,重点开展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对比测试,建立国产产品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用户等产学研用单位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支持仪器仪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关任务,开展产业链重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产业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三)加强创新示范应用。聚焦“1650”产业体系,围绕制造过程、产品质量、设备运行、远程运维、安全环境等方面检测需求,鼓励仪器仪表企业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组织、下游用户等通过开展产需对接、交流合作、展示推介活动等多种形式搭建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平台,推广以高精度、高稳定性、智能化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各类高端仪器仪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专用领域优秀应用场景,实现以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等各类政策,支持首台套仪器仪表产品加快推广应用。
(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推动研发、设计、生产、验证等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完善工艺技术,提高仪器仪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通过数据驱动制造,打造一批仪器仪表领域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工厂和 “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面向重点领域制造过程关键环节检测需求,促进工业仪器仪表设备与制造装备互联互通,提高仪器仪表感知、分析、决策能力和水平。
(五)推动设备更新升级。加快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在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更新机械测试、光学测试、环境测试等测试仪器;检验检测环节更新电子测量、无损检测、智能检测等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