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叠屏手机薄如纸片设计精美,将“平板电脑”轻松装进口袋;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端到端优化驾乘体验;无人机点亮城市夜空,高科技“焰火”炫彩夺目……过去一年,这些诞生于深圳的高科技成果扎堆涌现,不断刷新市民的生活体验。
锻造新产品始终绕不开强大产业体系的支撑。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GDP比重达42.3%。锚定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深圳借助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不断向新向前向未来。
锚定新产业,瞄准战略重点迎势而上
过去一年,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亮点频频,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等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均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已然重塑汽车产业结构。在电动化的上半场,深圳一马当先,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深圳同样奋发有为,抢抓机遇在风口上乘势而起。
2024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1023.72亿元,同比增长38.8%,跻身为城市又一个千亿级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深圳企业发挥创新优势,市场主体紧密合作结出的成果。
今年1月,深圳本土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元戎启行与smart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这项合作不仅能够推动公司的前沿技术落地,也能赋能海外业务,为中国智驾出海按下快进键。”该公司CEO周光说。事实上,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元戎启行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最前列,较早就布局人工智能端到端技术方案,与国内头部车企达成紧密合作。
目前,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2700家。依托比亚迪、华为等头部企业品牌效应,速腾聚创、卓驭科技、汇川技术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快速崛起,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智能驾驶技术得以上车应用、迭代升级。
智能驾驶背后的底层技术是人工智能。在深圳,AI技术的应用场景可不仅仅局限于汽车,它已经融入千行百业,催生出新市场与新机遇。在大模型领域,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医药、金融、设计等多个行业类别展开应用,激发发展活力;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让人形机器人走上产线做工人,具身智能生产线提升智能化水平;在城市治理领域,深圳的法院、气象等部门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标杆,释放“人工智能+”乘数效应……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类别中,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发展迅猛是一大亮点。2024年,该产业集群增加值213.77亿元,同比增长26.4%。深圳全年共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建成5G基站8万个。深圳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领跑者,不断飞出“新高度”。
深耕新产业,挖掘优势产业潜力
作为制造业强市,深圳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为制造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众多领域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实力的背后是创新提供的底气。精密测量是一个小而美的行业,是先进工业制造中品质控制的重要“尺子”。去年,在高端精密测量行业深耕多年的中图仪器成功研发推出台式扫描电镜,作为“首台套”设备,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高端装备与仪器产业发展水平。
“扫描电镜最大可放大20万倍进行观察,且能够同时保证高分辨率、高抗干扰性以及高易用性,满足制造业现场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可以呈现精度达2纳米的分辨率性能。”中图仪器副总经理张鹏说,“我们坚持每年把至少20%营业收入投入研发,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先进制造业各个领域的精密测量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已在电子信息领域积累多年发展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的强势地位,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的市场份额不断巩固。
面对压力与挑战,华为在去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手机惊艳世界,并通过一系列极具号召力的手机产品,在智能终端领域展现强大的竞争实力。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份额跃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行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