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邵理阳因其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贡献,当选为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AI)通讯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
对于此次当选,邵理阳教授表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研究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的肯定。”
据了解,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是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推动 AI 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合作与技术标准化发展。NAAI 的通讯院士授予在 AI 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学者,以表彰他们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贡献。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中国深圳,是一所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学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人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关于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是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推动 AI 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合作与技术标准化发展。NAAI 的通讯院士授予在 AI 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学者,以表彰他们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贡献。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SUSTech)位于中国深圳,是一所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学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人才。
邵理阳教授介绍
邵理阳,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鹏城实验室/南方海洋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国家特聘青年专家,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网联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集成光电智感实验室执行主任,科技部/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奖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工程应用、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涵盖油气管网,风电电网,轨道交通,桥梁隧道,周界安防,通信光缆(运营商)、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智能监测,并在海洋风电、海洋油气勘探、海洋地球物理以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展开应用部署。IEEE/OSA/SPIE资深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光学测试专委会/纤维与集成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纤传感技术专委会委员。目前已在国际主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共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83篇(Nat.Comm.,Light Sci. Appl.,Opto-Electronic Advances,Laser Photon. Rev.,PhotoniX等10篇),引用次数达7835次,H因子为48。所研制的传感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与深圳燃气、香港地铁、中国电信、南方电网以及在琼州海峡500kV输电缆等均有示范性项目),成果屡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科技产业》《深圳商报》《中央广播电台大湾区之声》《物联网之声》《南创中心》等主流媒体报道。在IEEE ICCT,CLEO-PR,APOS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主旨报告2次,20余次特邀报告,并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TCP或组委会委员,(包括ACP 2018/21/22、OECC 2021、OGC 2020-24、APOS 2018-24、CLEO-PR 2018/20)参与组织20 余次国际会议。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并主持和承担了包括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资源部项目、深圳市政府科研启动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在内的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学者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青年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B类)、“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此外,连续5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涵盖了“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