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过后,仪器仪表上市企业迎来一波财报披露小高峰。2024年度业绩和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成各方关注焦点。
华盛昌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总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尤其净利同比增长29.6%。环境监测仪器龙头企业力合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提示,2024年度营收净利实现高增长,尤其空气/烟气监测系统设备业务录得105.02%的高增长,但受研发等费用增长影响,净利有所下降。
有人“欢喜”有人“忧”。威尔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年度营收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此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均录得下降,财务困境加剧。川仪股份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均出现“净利”下滑,南华仪器和皖仪科技近日发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披露显示,公司营收录得增长的同时净利出现亏损,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增收不增利”现象普遍。
仪商网注意到,5月份截至目前,已有至少8家仪器仪表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报告。2024 年至 2025 年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显著的业绩“大分化”格局,不同企业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和政策环境的多重影响下,命运迥异。行业结构性调整的阵痛,以及新兴领域与传统业务的博弈,都体现在行业企业业绩报告上了。
一、业绩大分化增长与承压并存
从发布的业绩报告,尤其5月份最新的一季度财报来看,仪器仪表企业营收增长面超七成,但利润指标冰火两重天。
2024年行业整体营收规模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7.2%,但1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54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2025年一季度,15家头部企业中11家营收增长(最高达202%),但仅7家净利润有所提升,科陆电子净利润同比激增857%的同时,安控科技、威尔等企业亏损持续扩大,川仪股份首次出现利润负增长。
二、细分领域分化高景气与承压赛道并存
行业企业的营收净利“分化”,反映在细分领域上非常明显。
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测试仪器、高端科学仪器等领域表现尤其突出。东华测试在2024 年实现营收5.02亿元(+32.79%)、净利润1.22亿元(+38.9%),成长能力位居行业前列,其增长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领域的测试需求扩张,例如电池安全检测设备订单激增。还有中控技术以及高德红外分别通过“AI+工业”、车载红外需求均录得良好的利润增长表现。
三、政策效应分化关税困局重塑竞争格局
在当前全球贸易局势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下,关税政策已成为左右仪器仪表行业业绩走向的关键“变量”。
从2024年度财报至2025年一季度财报的综合数据来看,无论是国际行业巨擘,还是国内本土企业,均在关税的“风暴眼”中经历着业绩的跌宕起伏。
以国际巨头赛默飞世尔科技为例,2024 年全年,赛默飞实现营收 428.8 亿美元,微增 0.05%,净利润增长 5.67%,步入2025年,关税的冲击也开始集中显现。
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在关税政策下的业绩表现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部分以出口业务为主,尤其是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业绩受到明显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