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唐强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是仪器仪表产业的重要分支,是保障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运行,构建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手段和支撑。
在近60年的创新奋斗史上,川仪股份(603100)专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三大产业集群,并借力资本市场稳步发展,从技术、管理、市场等多方面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旗下智能调节阀、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流量仪表等多款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川仪股份,董事长田善斌讲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故事。
1 推进国产替代
国家重点布局的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基地之一、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川仪股份总部大楼,证券时报记者看到公司各类奖状、证书整齐地挂在荣誉墙上,记录着公司近60年来薪火相传所取得的成就。
“从三线建设内迁组建企业到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制造业领军企业,在这60年的历程中,川仪股份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史,正是川仪股份一直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创新’,才成就了今天的行业地位。”田善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川仪股份所处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行业是仪器仪表大类行业中第一大分支行业。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行业成长出艾默生、霍尼韦尔、西门子等众多百年老店;从国内市场来看,根据工控网数据,自动化仪器仪表国内市场规模414亿元,且外资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诚通证券认为,针对同一行业同一项目,产品谱系的完整性也十分重要,单机产品很难打入下游供应链体系。只有把不同功能、不同“点位”的产品提供全面,打造综合性、一站式解决方案,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川仪股份已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领军企业,产品涵盖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此外,川仪股份还开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进出口等业务。目前,川仪股份仪表品类丰富、产品谱系完善,几乎涵盖流程工业自动化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大类,具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正在积极拓展各类仪器仪表中的高端产品。2024年半年报显示,川仪股份旗下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等主力产品,销量分别为2.97万台、20.29万台、7.53万台和3.17万台,产销率分别达到98.68%、101.78%、101.47%和89.13%。
“从技术层面来看,川仪股份正大力推进‘对标赶超’战略,坚持锻造川仪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田善斌表示,第一,川仪股份面向行业前沿技术,打造了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流量仪表、智能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等一批世界级产品;第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卡脖子”难题,集中力量攻克核电仪控产品关键技术;第三,面向经济主战场,超低温蝶阀、PDS高频球阀等30余项在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第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域,加强新产品新市场拓展,推出激光分析仪、粉尘仪、VOCs分析仪等。
在田善斌看来,长期以来,川仪股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导产品技术性能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川仪股份为加快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引领我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川仪”品牌在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了解,川仪旗下智能压力变送器开展核心部件减重降本和国产化替代、电子远传优化设计、耐辐照指标提升等,不断增强产品稳定性,满足核电等市场开拓需要。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阀门及类似装置进口额约为74.58亿美元,出口额约为63.85亿美元(主要为出口在华代工产品的价值量)。
诚通证券研报指出,川仪股份的下游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电力、环保等领域均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在供应链资质选取上可能更倾向于国企品牌。工业仪器仪表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其国产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