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在上海徐汇启动建设,标志着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集群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基础扎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链条完备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其中,仪器仪表链上企业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引进一批仪器仪表行业领军型、国家级专精特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提速人工智能赋能突破“X”个标志性产品,缓解一批重点应用领域卡脖子问题。
启动仪式上,徐汇区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仪电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七方共建产业集聚区意向合作发布。据了解,七方将共建工业过程数字化与装备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智能传感与仪器创新研究中心、仪器仪表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政府搭台、高校出智、企业落地的共建机制重塑产业创新生态。
上海仪电、核工院等龙头企业摒弃常规推介流程,在启动仪式上直接发布AI+质谱、一体化反应堆数字式高精度热工传感器等9项技术需求,面向现场7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起“揭榜挂帅”。
为加速行业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孵化,推动实现“从10到100”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裂变,上海仪电将联合上海国投先导基金在徐汇成立10亿元的AI+仪器仪表CVC基金,支持重点企业面向集成电路检测量测仪器、共性科学仪器以及工业过程仪表等领域,做强标志性产品,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据介绍,徐汇区制订了《关于促进徐汇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企业量身定制涵盖场景落地、金融赋能、人才保障等方面的10项政策。对于在提升规模能级、推进产业链融通创新、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徐汇最高可给予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